农历七月十五,被称之为“中元节”,民间俗称鬼节,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。
中元节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来处,明白了自己的历史,看清了未来的方向:珍重先祖,珍视孝善,珍惜韶华。

1. 慎终追远,珍重先祖
中元节处在小秋,作物开始收获,人们开始尝到丰收的喜悦。此时,民间要开始供奉新米,祭祀祖先,报告这一年的收成。道教传说,地府在中元节这一天也会放出阴灵,让他们回家团圆。人们备好供桌,按照长幼顺序依次祭拜,边烧纸钱边祷告,汇报家庭近况,祈求祖先保佑平安。除了祭祀之外,还要上坟,用纸做灯,焚在先人灵前,指引先人回家的路途。曾子曰: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重视父母的丧葬之礼,追念久远的祖先,民风自然朴实敦厚。祭祀烧纸,不是迷信,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。它是对先人的尊重和敬爱,也是内心情感的寄托。对先人的追思,可以让后人铭记家风,不堕家声。虽然如今因为种种原因,烧纸钱的方式已经不再提倡,但是中国人表达思念和感恩的精神内核仍然应该传承下来。
2. 懂得敬畏,珍视孝善传说,舜是黄帝的八代孙,在农历七月十五出生。他的母亲早亡,父亲再娶,全家人都很不待见他,设计要把他害死。但是他屡次逃命成功,还以德报怨,仍然孝顺生父和继母。他的孝举闻名天下,后来继承尧帝,成为治理天下的舜帝。由于他事亲至孝,道教尊称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,主管地府阴灵。为了引导天下子孙为祖先尽孝,在他诞辰这一天,把所有地府的阴灵都暂免释放,让他们接受子孙的功德、纸钱,祖先也得以超脱罪厄,出离长夜、得睹光明,从而更好地保佑子孙。中元节这一天,很多宫观依然保留着超度亡魂的习惯,这是一种普世大爱。而在中国民间也保留着同样的习俗。按照道教的说法,大部分鬼魂都有香火有去处,但是一部分鬼魂却无处可去,只能在外面游荡。于是人们在这天杀鸡宰鸭,焚香烧衣,在河里放河灯,希望化解怨气,祝其早入轮回。荀子说:“君子以为文,小人以为神。以为文则吉,以为神则凶。”君子把鬼神之说当成一种文化,小人把鬼神之说当成一种灵异的迷信。当成文化是好事,当成迷信就坏事。举头三尺有神明。对鬼神的敬畏,让我们守护内心的原则。不会肆意践踏别人的尊严,不会放任自己的贪欲。很多人之所以无恶不作,就是没有一点点敬畏之心,天不怕,地不怕,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。中元节,让我们重拾敬畏,懂得敬畏,如此才能更好地约束自己,善待别人。
3. 活在当下,珍惜韶华曾国藩说:过往不恋,当下不杂,未来不迎。过去的不留恋,未来的不期待,心无杂念,活在当下。人生有死的哀伤,就有生的眷恋。在中元节的祭奠中,我们哀悼先人,面对死亡。不禁感叹生命有限,人生无常,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。这就是现代鬼节的意义。好好活着,不负现在。不要觉得来日方长,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。活出自己,去做自己想做的事,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刻,才能觉得不负此生。不要总是因为忙于工作而放弃和家人团聚。不要等到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的那天默默追悔。不负眼前人,不负父母亲人健在的日子。活在当下,是对自己人生最大的尊重,也是对亲人最大的负责。▽中元节不是迷信,在科学昌明的今天,中元节也依然有意义。它告诉我们:珍重祖先,珍视孝善,珍惜韶华。在对先人的祭奠中,学会坦然面对死亡,保持善意,不负当下。
海南玉蟾宫黄箓两利斋坛
适逢2025中元節即将到来,为使十方善信能够于中元节祭祖报恩、慎终追远、弘扬孝道文化,海南玉蟾宫应广大善信福主所请,特开大型斋醮“中元节禄库受生、放焰口超度、水陆两利功德法会”,伏愿诸位善信斋主能够度化宗亲,以尽孝道!
中元节超荐祭祖报恩的四大福报:
1、度化宗亲,培植阴德;
2、接引婴灵,谢罪消灾;
3、践行孝道,累积福报;
4、赈济孤魂,广结善缘。
本次大规模斋醮法会,较为殊胜,经师法师以经功浩力,齐说妙法,广度沉沦,念力巨大;所有法事功德回向善信福主,专祈消灾解厄、吉祥安康,智慧增长,福寿绵长。届时,法会圆满后,庙里增设平安祈福等一众福利,回馈十方大众。因工作或路途等原因不能亲临法会的善信,提供所需资料,由高功法师焚香上表,法会期间本人持斋静心、虔诚修奉,无需抵临法坛,效验如同亲至。望广大居士及十方善信相互转告、同沾法喜、同享功德!您的点滴分享,很可能会帮助身边的亲朋好友。
报名联系
⊙王道长18889515237(微信同号)
⊙方道长13976307186(微信同号)
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
分享此文一切功德,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···
注:海南玉蟾宫官方认证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“南宗道教”为网络平台唯一报名渠道,本宫并无在其他第三方网络平台开设法事登记,也不会委托任何个人或其他机构进行法会登记,谨防被骗!来蟾宫沾福气,一生好运气!愿众善信“来了就好,越来越好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