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海南玉蟾宫道医馆,我们会精心为您提供服务!
站内搜索
   
   
  
南总风景
从中外情人节的比较看民俗节日的变化发展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2021-08-03 | 86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我现在旅居在国外的女儿家中。每年在合家欢度中国传统春节的前后,都要碰到西方人的情人节。西方的情人节是在公历2月14日。每到这一天,女婿下班回家的时候,都会带一束鲜艳的花束,还会带一点巧克力。算是给我女儿,也是给合家过情人节的礼物。这就是西方的民俗节日了。






民俗是有地域性的。过这样的情人节,我们中国人,特别是像我这样的老人就有点不习惯。因为,在老年中国人眼中,情人总是指尚未结婚正在热恋中的男女。情人结了婚那就是夫妻了,年轻时叫小夫妻,年龄大了就是老夫老妻。夫妻之间就是老公老婆,不大称老情人。听到结了婚还在称情人的,老人的第一反应,就以为是碰到了“小三”、“小四”之类。在海外过洋人的情人节,我们不习惯,不是因为买不起鲜花和巧克力,而是,中国人原来不过情人节。


 


改革开放以后,西方文化和民俗也涌进了中国广袤的土地。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盛行过的是圣诞文化,不是基督徒的人,也过圣诞节,吃圣诞大餐,咬火鸡肉,雪片似的发圣诞卡。当然,热闹了几年,不是基督徒的中国人发现圣诞的圣不是孔圣人的圣,于是圣诞热冷了下来了,过年商店出售的卡片上,圣诞快乐的字样变成了新年快乐和春节快乐。改革开放的中国人模仿西方的情人节,为青春中的恋人安排一个节日,赚点辛苦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不过,中国人历来有融合异域文化的能力,于是,有人就将中国的情人节安排到农历七月初七日,将中国原有的七夕”乞巧节”当成了中国的情人节。这个做法不能说不巧妙,只是有人将乞巧节的农历七月初七日也改成了公历7月7日。不知道这节日主角牛郎和织女会不会使用全球电子手表,会不会耽误了王母娘娘规定的鹊桥相会的农历日子。







文献介绍,西方的情人节包含一个典故。说的是公元三世纪的时候,罗马帝国有个暴君叫克劳多斯。克劳多斯鼓吹暴力,疯狂打仗。打仗需要男战士,克劳多斯就下令所有男子都要上战场,一律不准订婚和结婚,已经订婚的要全部解除婚约,弄得老百姓怨声载道。据说,就在暴君克劳多斯的宫殿旁边,有一座神庙。那个时候,人们结婚都要到神庙举行婚礼,接受祝福。神庙里有一位修士,名叫瓦伦丁。瓦伦丁对于暴君克劳多斯非常不满,他自己作为修士要献身上帝,不能结婚,但是,他热诚地为订婚和结婚的男女百姓服务,反抗克劳多斯,坚持为百姓举行婚礼仪式。暴君克劳多斯得知瓦伦丁反抗他的旨令以后,就派兵冲进神庙,把瓦伦丁抓了,关进地牢,并且在公元270年2月14日将瓦伦丁折磨致死。


 


西方人为了纪念这位献身于基督教事业、为百姓婚恋和结婚服务的修士,就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。西方情人节的内容,同当事的情人们并无直接关系,它要歌颂和怀念的是基督教的神职人员,歌颂他忠于信仰,为上帝牧羊。因此,西方人过情人节,教堂里没有什么纪念瓦伦丁的活动,节日的仪式通常只就情人间馈赠鲜花礼物。故事里说,有一位主教(公元270年的主教可以结婚?)的女儿倾慕瓦伦丁,在瓦伦丁临刑前,向这位修士献上了自己做的巧克力,表达感情。因此,后人过情人节,常常要赠送巧克力。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,这个故事如果属实,那么巧克力在节日里就不应该送给情人,而应该送到教堂的祭坛上,作为给瓦伦丁的供品。现在将巧克力送人,是不是有诅咒收礼物的人的含义?


 


中国人很早就有歌颂情人为爱情矢志不渝的故事,那就是牛郎织女的神话。文献上最早记载这个故事的,可以追溯到《诗经》的《大东》篇。《大东》有“跂彼织女,终日七襄”和“睆彼牛郎,不以服箱”之句。到了东汉时,《风俗通义》一书,明确记载说,“织女七夕当渡河,使鹊为桥”。 可知在东汉时,牛郎织女分在天河二边,由鹊成桥而织女渡河,与牛郎相会的故事,已经成形。相传成诗于魏晋时期的《古诗十九首》中的第十首就是一首描写织女盼望与牛郎会面,终日涕泣如雨的诗歌。诗称:“迢迢牵牛星,皎皎河汉女。纤纤擢素手,札札弄机杼。终日不成章,泣涕零如雨。河汉清且浅,相去复几许?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”。


 




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有二千年了。虽然各地口传故事略有不同,但是基本情节是一致的。《中国民间故事珍藏系列·神话》收有《牵牛星和织女星》的故事。在这个版本里,牛郎织女故事把四个中国民间故事的类型揉合在一起。




一开始是兄弟分家,恶嫂害牛郎弟未成;


其次是牛郎放牛,老牛救主报恩;


第三是王母娘娘的织女下凡沐浴,牛郎偷裙留住织女。


第四是牛郎织女夫妻和睦,生养二子,王母娘娘发现后,下凡追索织女回宫,牛郎挑担携二子紧追。王母以金簪划出一条天河,阻断了夫妻的来往。临别时,织女从袖子里取出织布用的榴子扔向牛郎。于是,浩渺的天河两边,分别有了织女星和牵牛星、榴子星。在牵牛星的旁边还有二颗小星星,那就是牛郎挑的二个箩筐里的小儿女。




近二十年里,随着改革开放和西方文化的影响,中国社会的人们有了情人节的需要,于是,人们将传承二千年的七夕故事当作中国情人节的内容,并且赋予七夕乞巧节以新的内容和形式。这应该是中国民俗文化自然而然的随民意变化而变化的实例。但是,中国人没有生搬硬套西方情人节的那一套,而是用中国人自己的故事丰富了世界民俗情人节的宝库,因为,中国的新情人节的内容似乎要丰富一些。




首先,西方情人节是颂赞为情人服务的基督教修士,颂扬修士的基督信仰。因此,情人节关心的是为情人主持婚礼的修士而不是主角情人。中国情人节不同。中国情人节是颂赞牛郎织女,颂扬的是他们对爱情的矢志不渝。中国人关心的不是修士生的生活而是牛郎织女过得怎么样。清代江仲瑜《羊城竹枝词》有词问道:“年年乞巧届新秋,瓜果筵开水上接。到底鹊桥曾渡未,拟将此语问牵牛”。




其次,西方情人节抨击了执行惩罚的君王克劳多斯的残暴,中国情人节也批评了拆分家庭的西王母。但是中国故事里对西王母的批评还是有节制的,故事还是做了维系牛郎织女夫妻关系的安排。唐代诗人李商隐有《七夕》诗称:“鸾扇斜分凤幄开,星桥横过鹊飞逥。争将世上无期别,换得年年一度来“。李商隐用美轮美奂的画面描写牛郎和织女的相会,感叹他们忠贞不渝,还是换来了一年一次的相聚。




第三,东西方两个情人节故事,分别属于两个不同地域的有神论信仰文化系统。但是,西方情人节故事的主角只是一个人间的神职人员,而东方情人节故事的主角也只是个神界的侍女和牛郎,他们都还不是名列基督教和道教神谱体系中的神灵。




第四,西方情人节属于西方信仰文化组成,其衍生到物质文化层面,只是鲜花和巧克力。而中国情人节的信仰文化衍生到物质文化层面的似乎规模要大得多。一是家家户户做油炸的面食巧果,二是各地妇女都在当日举行的巧针游戏,制作绣品等等。




江南的《蒲溪小志》记载,“七日为巧日。以粉面剪各式花样,用油煎而食之,名曰吃巧。制蚕豆,曰兰花豆。巧夕或有陈设瓜果,置小宴款客,曰乞巧会”。



《法华乡志》记载:“七夕,作乞巧会,妇女以凤仙花汁染指甲,向月下穿针。是月,田苗畅茂,乡人兴高采烈,群起赛会,名看青苗”。




浙江的《萧山县志稿》记载:“七夕日,妇女取木槿濯发去垢。士女取瓜果,置盆水露陈庭前乞巧。又剪去小儿臂上端午所系长命缕,曰换巧。好事者或达旦不寐,看天上巧云。”




海南《万州志》记载,“七夕,幼女家设果品于中庭,拜星乞巧。用丝线向星穿针,穿过者谓之得巧”。




由此可见,在中国情人节里,最活跃的是长期处在生活底层的中国妇女的生活及其智慧。从这个意义来说,七夕“乞巧节”要比西方的情人节意义丰富而有价值。


 


1 ,王利器《风俗通义校注》,600页,中华书局,1981年。


2,《文选》,下册,915页,岳麓书社,2002年。


3,《中华竹枝词》,第四册,2750页,北京古籍出版社,1996年


4,《七夕》,《全唐诗》,卷539,第16册,6176页,中华书局,1960年 


5,《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·华东卷》,上册,643页,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。 


6,《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·中南卷》,1121页。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。